close

244534981_270574101624574_7705191233732157273_n.jpg

相對於「雜食」的概念,素食的本質更接近「偏食」多一些

相信不少人都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素食真的可以很簡單,青菜豆腐加白飯就是簡單的一餐。然而,當一個人決定開始進行長期的素食生活,當真可以經常如此簡化嗎?如果你想要吃素同時又兼顧健康活力,外加不被吃葷的人看扁,那麼把自己每天飲食的營養結構重視起來,就是最重要的事。因為相對於「雜食」的概念,素食的本質更接近「偏食」多一些,特別是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裡,人只要一忙起來,往往第一個受到限制的就是食物的種類,要日日變換菜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素食,三餐吃不夠每日所需的蛋白質是常有的事

做為一名資深胎裡素食者,我在成長中雖然沒什麼大病痛,外表也因為吃素的關係,總是被人說比實際年齡年輕。然而,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離真正的健康還差了一大截。比起他人,我似乎更容易感到疲勞和痠痛,進入冷氣房也容易感到手腳冰冷。冬天,皮膚會乾燥脫屑,到了夏天,卻容易口乾還有長痘痘。在過了三十歲後,還遭遇了入睡困難與淺眠易醒的症頭。由於長期睡眠都不甚理想,白髮也就越來越多了。一開始,我把體虛的原因歸咎到「蛋白質吃得不夠」。畢竟素食外食,想要吃夠蛋白質真的好難啊!

不得不說,台灣的素食存在著嚴重營養不均衡的情形。有人說黃豆有轉基因問題所以要少吃、也有人說素料很多添加物所以要揚棄、更有人說奶蛋是殺生所以絕對不能出現在餐盤。通通都去掉的結果就是創造出一系列「純素卻營養失衡」的餐點。反觀葷食業者就算再想節省成本,也不至於讓自家餐點上的蛋白質少太多,但是素食業者卻經常會把蛋白質的總量大幅縮減,好像只要有五種色系的蔬菜和菇類,再配碗紅藜白米飯,就以為是養生餐,完全沒有把蛋白質的重要性考慮在內。

看到這類不均衡的餐點,我總是很想問:素食者難道不用蛋白質就能活嗎?光吃蔬菜、菇類,一堆炸物,再加上大量精緻澱粉,能稱為健康素食嗎?

 

244538799_883611435616810_5171712908562713481_n.jpg

素食只要沒有限制精緻澱粉類的攝取,就很容易「發福」

多年來我總是在減肥中無限輪迴,好不容易瘦了幾公斤,只要正常吃個半年就會胖回來。相較於葷食的蛋白質是伴隨著脂肪而來所以比較耐飽,素食的原型蛋白質往往是少量的蛋白質配上大量澱粉,加上素食者被鼓勵要「氨基酸互補」,也就是豆類和澱粉要一起吃才會合成出更多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可是,問題來了~該如何搭配才能讓蛋白質達到最大化同時又不至於過量攝取澱粉?至今營養界仍沒有一套淺顯易懂的法則可讓素食者作為選擇食物的依據。

 

 

244631499_292314579395325_2362190060369762801_n.jpg

素食若以精緻澱粉為主食,將會是整個B群都嚴重匱乏

也許是老天爺聽見了我祈求健康的心聲,一個月前的某天,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柏格醫生談營養的一系列影片,他開門見山講了「習慣吃高醣飲食的人會耗盡B1」、「有恐慌症或焦慮症的人都是吃很多精緻食品」「糖、咖啡、茶、亞硫酸鹽都會消耗B1」「腹部有贅肉就有胰島素阻抗」。一個56歲保養得宜的帥醫講得如此泰然自若,沒有危言聳聽,句句實在,好像很有道理。這不正好就是大部分素食者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嗎?審視自己幾十年來,早餐以麵包類為主,中午吃飯和麵類,下午茶不外乎餅乾甜點,晚餐大部分炒菜配飯,雖然偶爾會吃全穀類糙米,但日常幾乎還是以精緻澱粉為主。原來我所認為的正常飲食,根本就是專家口中所說的高醣飲食

 

柏格醫生的影片也反覆提到「身體如果想吃穀物和麵粉,本質是缺乏B群」。精緻澱粉的營養在精製的過程中已經被高度破壞了,吃得越多,B1就耗得越多。這個概念等同於精製糖對人體的危害。當我們開心地大啖高醣美食之際,肝臟在忙著即時調控血糖;我們不僅照三餐不給它足夠的B群,夜了,還總是不肯早點老實入睡,讓肝臟總是無法好好進行複雜的能量代謝。試想,一間汽車工廠,如果總是缺這個零件、又缺那個零件,如何順利交付訂單呢?久而久之,中醫世界觀裡各種歸肝所管轄的部分,像是造血、情志、睡眠、筋骨、筋膜,甚至皮膚和頭髮,就會慢慢失去濡養,人體也就漸漸蒼老了。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如此理解:「如果不給所需的B群,等同傷害的行為」。就像是,即便你是個早睡早起,作息規律的人,也會因為吃大量精緻澱粉的習慣而蒙受其害。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是個從小就以精緻澱粉為主食而成長的人,等於從小就處在一個能量不足的狀態辛苦成長。這也難怪,我的驗血報告中雖然血紅素因為認真食補而達標,可是多年來在「紅血球體積」的項目都顯示超標。(維生素B有助於紅血球維持正常形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令我長期感到體虛的第二個原因,竟然是一直都沒當一回事的「缺乏B群」

 

 

然後,冥冥中自有天意,當你真心祈求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過沒兩天,我就接到了小松生技旗下的品牌「持田食事」的邀稿,希望我能體驗他們的保健品,順便分享一下自己對於素食的想法。很快的我就決定要接下這個任務,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跳出來和長期素食的朋友們呼籲,因為我實在看過太多吃素有誤區而不自知的素食者。

 

另一方面,也藉此機會好好調整自己的飲食模式:

244670534_661386568175639_414671238493749770_n.jpg

▲在一個月內逐步減少了精緻澱粉

 

245589424_246957653944560_4474492686203652595_n-2.jpg

▲加大深綠色蔬菜的進食份量

 

245095425_1520340448339049_6722151780415410913_n.jpg

▲想喝含糖飲料的時候,以健康飲品取代,甜菜根果昔一直都是我的首選

 

245429367_275971801057829_5908338649742120012_n.jpg

▲每隔兩、三天補充海帶芽,改用加碘海鹽,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碘給甲狀腺,不讓身體的代謝機能低下

 

244724573_1492131407830241_698733775204374982_n.png

▲讓初榨好油充分浸潤我的食物,富含 Omega 3 的油品是素食者最應優先補充的種類

 

 

241207552_237494088400426_6113190195818039852_n.jpg

▲讓持田食事的素食營養品參與我的日常

 

244561548_353667713214852_782812289651899465_n.jpg

▲每天早餐後,吃兩粒 全素綜合維他命+鐵膠囊

 

241318610_246417060771996_2626638774771476537_n.jpg

▲每天晚餐後,吃一粒 素食鈣片 植物型海藻鈣

 

243195468_189924003276608_3692015594527270291_n.jpg

▲生理期間/爆吃精緻澱粉時,晚上會再加吃一粒 素食鐵劑 甘胺酸亞鐵+B群膠囊

 

244783252_4850489674962151_1945834686388106337_n.jpg

▲三管齊下,全面呵護辛勞工作後疲憊的身體。

每天都要和他說一聲:你辛苦了,感謝身體每天都任勞任怨地付出,是時候好好寵一下他了

 

試用心得

  • 先說明,我一向都有固定在吃中藥調理身體的習慣,總是會擔心自己體能無法應付長時間的工作。就這麼搭配試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竟然很久都沒有升起去看個中醫的念頭了,即使身處在快節奏又久站的餐飲業好像也能輕鬆應付,狀態比起沒有規律服用保健品之前好很多。

 

  • 睡眠方面,本來要在睡前花時間拉筋才會放鬆好睡,如果太晚睡還會因為焦慮睡不夠反而更睡不著,最近也有開始變得比較容易入睡了。

 

  • 而女生最在意的皮膚問題,除了剛好有用到好用的純素產品外,再加上持田食事的綜合維他命+鐵每天幫我的精氣神打底,內服加外用,口罩痘和紅腫的情況收斂不少。甚至,時不時會在腳底板冒幾顆水泡然後一直乾燥脫皮的狀況也消失了,有漸漸穩定的趨勢。

 

 

挑選保健品並不是劑量越高越好,而是要選擇腸胃好吸收的

  • 持田食事的理念是民以食為天,食以良為本。他們認為市面上有很多保健品的設計理念都不是以素食者為出發點去考量的,所以他們想要為素食者打造一系列源自天然、品質好又容易吸收,貼近素食者真正需求的保健品。像是素食者普遍容易因為飲食過於單調而造成鐵質和B群的缺乏,因而設計了甘胺酸亞鐵+B群膠囊。他們採用了世界頂級甘胺酸亞鐵Ferrochel,比起其他植物性鐵質硬是多了3.7倍的吸收率。不過如果你是一名有點挑食的素食者,追求少油少鹽、還會挑食某些食材,像是紅莧菜、甜椒、海藻類,或者忌諱水果等等,那就更適合以他們家的綜合維他命+鐵作為身體的保養。

 

  • 另一方面,素食者還普遍有消化力偏弱,脾虛虛不受補,俗稱小鳥胃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持田食事要在「甘胺酸亞鐵+B群膠囊」和「植物型海藻膠囊」裡都加入「植物綜合消化酵素」、「益敏肽」,還有可以安全通過胃酸、到了腸道才喚醒的「日本芽孢型乳酸菌」三重複方的原因。在這三重複方的共同加持之下,可以讓營養更容易被吸收,並且大幅避免消化道不適的情況發生。

 

我在規律服用了他們家的產品後,也依然會固定在早餐後如廁,沒有一天例外。在這裡我還要特別分享,我原本的便便是那種遇到水就會散開的類型,不過在吃了幾天後,便便的形狀就漸漸變得不再鬆散,但也不至於變成羊屎便,而是成了剛剛好的結實條型,感覺有被照顧到的感覺。但,有一點必須要提醒的是,因為「益敏肽」為牛初乳,「日本芽孢型乳酸菌」屬於奶製品,所以「甘胺酸亞鐵+B群膠囊」和「植物型海藻膠囊」並不適合純素理念者和對牛奶過敏體質者食用。

 

還記得去年底曾因為累積太多天的肌肉疲勞不慎拐了腳,腳踝當場就像安全氣囊般快速腫了起來。後續的療傷期拖了很久,連中醫師都說:「可能是因為吃素的關係,不然依他開的藥,吃葷的人不會拖這麼久還不會好」。我在養傷期的飲食是以大量精緻澱粉為主,除了喝水藥,沒有再特別補充什麼保健品。現在想想,沒有給身體正確的養份,好得慢也是正常啊。如果早一點知道補充B群和鐵質對素食者來說是那麼刻不容緩,生命中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艱難時刻,一定會減少很多。

 

 

結語

最後,想特別和育有子女的素食爸媽們呼籲,生下「胎裡素寶寶」真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但是請別沈浸在喜悅的情緒裡太久。為什麼呢?因為寶寶身上的營養,都是從懷孕的母體裡搜刮而來的,是妳給予了他生命所需的各種養份。當務之急,不僅要趕快為母體補充匱乏的營養,避免身體機能進一步耗弱;同時也應該讓寶貝從小就養成服用保健品的習慣不要總是覺得補充額外的保健品就像是在吃藥也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那麼活潑可愛,不需要補充正因為容易欠缺,所以才要補充

加上小孩最難以抗拒的就是糖果、汽水、餅乾和零食的誘惑了,你能為他遮擋一時,但絕對無法擋太久,因為這是個到處都充斥著精緻澱粉美食的世界。就連我也不得不承認,精緻澱粉食物就是那麼好吃啊!讓人想到就會分泌胃酸。一旦他們習慣了這些口味,就很難再去接受全穀類樸素的味道了,如果沒有規律補充B群,可是會導致他們的小小身體自小就處於一種疲乏的狀態,長大後也會提前比同齡人更容易感到疲勞與不適。歸根究底,這既不是體質問題,也不是素食的錯,而是長期的飲食偏差所造成的呢。

如果各位素食爸媽能從小就把孩子的B群與鐵質重視起來,正視素食有其先天的短板,及早合理補足身體所需的養份,未來的世界裡,一定會有更多健康又快樂的素食者!

 

持田食事官網

持田食事粉專

 

版權聲明

所有內容皆受著作權保護

禁止任意下載或截圖後再上傳到其他地方等作為他用,未經授權任意轉載侵權必究

歡迎直接分享網址連結給朋友,如需商業授權或合作請來信洽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ona的蔬食廚房 的頭像
    Fiona的蔬食廚房

    Fiona的蔬食廚房

    Fiona的蔬食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